全部新聞 > 動態新聞
2010-09-30 瀏覽量:6849
一家負債近百萬元、瀕臨倒閉的小廠,經過18年的努力,如今擁有7000多員工、總資產50億。創造這一奇跡的是一個叫王利平的60后男人和一臺起死回生的印刷機。
走進廣博集團辦公大樓,文化味撲面而來——錯落有致的光影與色彩,展現的是廣博出品的各類精品圖書、簿冊、數碼相機,以及最新的納米金屬材料,但要走近這些陳列品,任何人都必須經過一臺破舊的老式印刷機。
這是廣博的第一臺印刷機,身上放有廣博草創期的文字說明,在提醒每一個駐足的人:居安思危,創業不輕松,機會要抓住。這是王利平的寧波智慧——精明又識時務。
一臺起死回生的印刷機
那是1992年10月24日,王利平到一家鄉鎮集體企業當廠長,當時廠子負債80多萬元,工人們已有五六個月沒領到工資了。
談起當初的落魄,王利平記憶猶新:“只有27個員工,沒有資金,沒有訂單,什么都沒有。每個人都在觀望、懷疑,不相信我這么一個年輕人,能把廠子搞好!”法院要來查封,王利平跟法院說,給我6個月時間;財稅來了,王利平說,工資還沒發呢,10萬元的稅能否緩交,但一定補上。
“法院、財稅給了我通融的時間,我就要盡快為廠子掙到第一筆錢。”王利平決定拋棄先前所做的鋁合金門窗,轉做彩印包裝。從一臺租借的01單色印刷機起步,開始了廣博的彩印之路。“馬票都印過,只要有訂單,廠子就能活過來。”
一臺印刷機,一個明智的決定,讓廠子起死回生,第一年廠子就有了60多萬元的利潤。
三個最重要的決定
第一個決定:翻墻去廣交會推銷文具
1994年,王利平已經從做襯衣盒、包裝紙盒,發展到做學生文具。聽說外商給的單子,量大、價錢也不錯,他決定去廣交會試試。王利平只身背著幾個裝滿了學生文具樣品的背包,坐火車趕往廣州。
那時只有大的國企才有入場證。在展館外,王利平轉來轉去,轉到一個冷清的角落,突然翻墻而入。
憑著從會場內一家國有企業那里買到的證件,王利平借別人攤位跟外商接洽。一個老外對王利平的樣品有點興趣,丟了張留有電話和地址的紙,不由分說地對王利平說,“晚點到我住的中國大酒店來,房間里談。”
在中國大酒店外商客房門口,等待洽談的客戶太多,排了四十多分鐘的隊擠進去,幾個老外坐在沙發上喝咖啡、聊天,王利平沒地方可坐,一屁股坐在地板上算成本。就這樣接到了第一張外貿訂單。從這張訂單開始,到代工生產(OEM),到自主開發(ODM),再發展到在海外設立公司……廣闊的海外市場向廣博敞開了大門。
1996年,那位外國客商為爭取能與廣博長期合作,在中國大酒店主動宴請王利平,王利平從“坐地板”成為“座上賓”。
第二個決定:創立“廣博”品牌上市
從1993年一直到1997年,王利平一直在做“代工”,沒有自己的品牌。1996年,王利平趕去德國參加一個文具產品展覽會,在當地超市,他發現自己辛苦加工生產的筆記本、相冊,被貼上別人的標簽后,其中最低的銷售價格竟然也高出自己售價的3倍多。他受刺激了。
回國后,王利平立即著手注冊了“廣博”這個品牌,象征“寬廣+縱深”。1997年,他在香港開了一家公司,1999年在迪拜建立公司銷售文具,此后陸續在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了自己的商標。
有了自己的品牌,生意就會自動上門。2003年8月,美國一家大型采購商到中國,就采購價值1600多萬元學生用筆記本進行公開招標,國內幾家大型文具生產企業都參與了競標,但他們還是特別邀請廣博參加。
王利平后來才知道,這是聯合國采購項目。他問采購商代表,為什么定廣博。那個操一口流利漢語的采購商代表說:“我們的交貨要求是時間緊、質量高,你們在這些指標上的表現是最優秀的。”
迪斯尼、沃爾瑪、家樂福等國際采購商,陸續成為廣博的合作伙伴。
2007年1月,中國第一家文具企業——廣博股份(002103)在A股市場上市了。
第三個決定:借外腦進軍納米金屬材料
企業發展越來越順利,但王利平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,他的想法比較特別:“1998年我們的文具做得很好了,但是最好的時候可能是壞的開始。”王利平說,文具行業門檻低,競爭激烈,他決定轉型進軍高科技領域,他把目標定在納米領域,首要任務是請“外腦”。
2000年,王利平引進一位攜帶納米技術從加拿大歸
10年后,廣博的納米金屬材料年產能力達到400噸,獲得數十項國際發明專利,成為國內最大、世界第二的高端納米金屬材料制造企業,運用于太陽能電池等電子行業,主要用于出口。“雖然文具目前還是我的主業,但廣博納米將是集團今后發展的主力。”
專家點評:資本邏輯的成功
王利平的成功,實際上是自覺、不自覺地運作資本邏輯的成功。
資本邏輯在企業運作層面上表現為四個階段:即生存階段,規模階段,質量提升階段,以及特定的平臺。企業作為市場交易費用節約的產物,必須首先找到一個贏利點,一旦有了這個贏利點,就應該向規模化和質量升級層面提升。品牌與技術的升級,表現為企業質量的提升。對于資本邏輯的理解和把握,充分體現了
陳榮耀(復旦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、上海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教授)